汉利康®新增外推适应症获NMPA受理,惠及患者群体进一步扩大
2020年5月19日,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公司自主开发的汉利康®(HLX01,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补充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受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的治疗及初治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患者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达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单药维持治疗。作为复宏汉霖旗下首款产品,汉利康®于2019年2月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新药上市注册批准,主要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成为中国首个根据国家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开发并获批上市的药品,填补了国内生物类似药市场空白。
因为特别相拟的研究探讨但是汉利康®新增2项外推适应症
根据2015年发布的《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通过比对试验研究证实临床相似的,可以考虑外推至参照药的其他适应症。HLX01汉利康®参照该指导原则开发,作为国内首个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与参照利妥昔单抗具有相同的靶点及作用机理。已开展的相似性研究结果证明,汉利康®和参照利妥昔单抗在结构、生物学特性和临床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方面高度相似,且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治疗中具有等效性——汉利康® 3期临床研究比较了汉利康®和参照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CHOP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经6个治疗周期后两个治疗组(HLX01汉利康®+CHOP;参照利妥昔单抗+CHOP)间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未显示出临床差异。由此外推汉利康®可合理应用于与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FC)联合治疗先前未经治疗或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及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经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达完全或部分缓解后的单药维持治疗。
可及性再提供谋福利朋友社会群体进两步减少 201八年全.球肠癌统计分析意见书范文表现,在183个國家36种肠癌中,非霍奇金淋疤瘤的有率排名第一第九九位,占每个肠癌意见书范文的2.8%,这之中身故病历报告248724例,占每个身故病历报告2.6%[1]。滤泡性淋疤瘤为NHL的的一种亚型,是欧洲中世纪國家最后一般的非霍奇金淋疤瘤,大概占其 22%~35%,中国现代的滤泡性淋疤瘤的比例表较欧洲中世纪國家低,在管于广东地的简讯中为2.3%,在广州为7%,在河南为 8.6%[2]。漫性淋疤細胞性癌症CLL是的一种以较为成熟B細胞外地周血、骨髓、淋疤结和脾内过量克隆性繁殖和蓄积为表现的恶性瘤肿癌。论述发掘,利妥昔单抗可使用与B細胞从表面的CD20抗原特情人融合,发动ADCC、CDC及細胞凋亡关于长效机制化[3],建立B細胞的过量耗减。各种意义长效机制化在在CLL 和NHL中所是相等的[4]。2019年2月,汉利康®作为中国首个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用于1)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2)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 阳性III-IV 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3)CD20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的治疗。汉利康®在中国市场的商业化推广由HAHA体育 医药子公司江苏HAHA体育 医药销售有限公司负责,自2019年5月开出首张处方以来,在江苏HAHA体育 医药团队的推动下,截至2019年底,汉利康®已完成全国29个省份的医保准入,同时积极布局DTP药房和基层市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复宏汉霖亦积极推动汉利康®生产规模的提升并新增500mg产品规格,进一步降低患者单位剂量的用药成本。而此次汉利康®外推至原研药在国内新批准的适应症,有望进一步惠及更多患者群体,使得国内更多的血液肿瘤患者获得质高价优的治疗方案。
此外,在汉利康®上市销售,逐步惠及广大血液肿瘤患者的同时,复宏汉霖进一步对HLX01采取了差异化的开发策略,同步开展了原研利妥昔单抗在国内尚未获批的类风湿关节炎适应症的临床研究,目前其3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患者入组。未来,复宏汉霖将持续开发高品质的创新生物药,不断覆盖更广泛的病患群体,带来更多更好的治疗选择。
【参阅论文资料】 [1] Freddie Bray, Jacques Ferlay, Isabelle Soerjomataram, Rebecca L. Siegel, Lindsey A. Torre, Ahmedin Jem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68: 394-424. DOI: 10.3322/caac.21492. [2] 孟静姝, 恶劣淋巴腺瘤兴起病学结构特征深入讲解:单心中2027例病历深入讲解行业报告.文华酒店现代科技二本大学硕士研究生证书学位证书文章.201七年 7月.[3] Bannerji R, Kitada S, Flinn IW, Pearson M, Young D, Reed JC, et al. Apoptotic-regulatory and complement-protecting protein expression in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relationship to in vivo rituximab resistance. J Clin Oncol. 2003;21(8):1466-71. [4] Weiner GJ. Rituximab: mechanism of action. Semin Hematol. 2010; 47(2): 115–123.